高雄港(2A) 1945-1955十年間政府民間全力投入二戰後高雄港的復原修建工作 1945-1955十年間政府民間全力投入二戰後高雄港的復原修建工作 高雄港二戰後歷經十年的復舊整建:經過1945年到1955年十年的復舊整建,高雄港重上軌道,之後更展開一系列新一階段的建設,使高雄港躍升為國際港口 十二年擴建計畫是從1958年9月開始,到1970年(民國59年)9月如期完工,其工程重點為重新規劃高雄港區,及浚深航道、填築土地、建造碼頭與淺水岸壁,並解決原來存在於港區的土地問題。共疏 疏濬主航道:水深10公尺、寬度:80公尺、長度:10公里起自高雄港中島區尖端,迄於第二港口。疏濬支航道:水深9公尺、寬度:80公尺、長度:2.2公里,起自21號碼頭,迄於中島區內港 高雄港12年擴建計畫-抽沙填出主航道東側碼頭,可建深水碼頭15座、淺水碼頭1座,即後來的60至74號碼頭 高雄港十二年擴建浚挖航道及抽沙填土 高雄港十二年擴建:浚挖航道 高雄港十二年擴建:浚挖航道 高雄港十二年擴建:浚挖航道 高雄港:中島新商港:深水碼頭:28座、淺水碼頭:2座,碼頭分布#30-#57。中央作為中島加工出口區 高雄港:高雄加工出口區(高雄園區)俯瞰圖 高雄港12年擴建計畫-興建前鎮漁港(1967年啟用) 面積為68公頃,其中水面泊地28公頃,陸上用地40公頃 高雄港12年擴建計畫-興建前鎮漁港 高雄港:前鎮漁港鳥瞰圖 高雄港:前鎮漁港漁船 高雄港:前鎮漁港漁民處理捕獲之漁 高雄港:前鎮漁港漁民處理捕獲之漁 高雄港:十二年擴建計畫-大林蒲附近填築新生地提供中油、台電、中鋼及中船等用地。最後實際工期縮短到10年1個月於1968年十月完工。 高雄港12年擴建計畫:大林蒲新生地。提供中鋼、中油、台電大林廠、中船等大型國營公司建廠之用 高雄港:大林火力電廠1967年興建,1969年開始商轉。至1974年裝置燃煤及燃油四機組及一燃氣機組總裝置容量為1,350MW。 高雄港:大林火力電廠燃煤1號與2號機,已於2012年9除役拆除,新增兩部單機裝置容量800MW的超超臨界燃煤汽輪發電機組 高雄港:中鋼為1970年代十大建設之一,全系列建廠工作交由榮工處承辦, 1974年開工,1977年第一階段工程完工進入生產階段 高雄港大林蒲中鋼廠建廠:雷蒙基樁打設作業及高聳天空125公尺的中鋼煉焦工場煙囪 顯示 1 到 24 (共45個圖片) 總頁數: 1 2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