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電廠(1) 林口電廠產生蒸汽的淡水來源的海湖深水井:海湖深水井共計有6口,每口直徑30公分,深60公尺,距離電廠約2至5公里。 林口電廠的冷卻系統示意:當蒸汽推動完蒸汽渦輪機後,必需從進水口引進海水將蒸汽冷凝成水,循環再利用。作用後的溫海水,則會從廠房西南側的出水口排入海中。 林口電廠的抽水機房及南、北堤:進水口兩側的防坡堤由岸邊直接伸向外海,面臨台灣海峽,是堆石式構造,成南北環抱狀,北堤較為伸出,以防止東北季風侵蝕,也阻擋海沙流入堤內。進水口 林口電廠堆石式防波堤原理:堤心堆積石塊,中層有混凝土方塊,外層再以混凝土鼎塊鎮壓。 林口電廠的抽水機房及南、北堤 舊林口電廠進水口防波堤近拍 林口電廠出水口:抽水機房能抽取海水,使其經暗渠輸送至廠房冷卻後,再經由地下暗渠,於出水口排入海中。 林口電廠旁的灰塘:灰塘位於進水口東北面,是由煤炭燃燒後所產生的灰渣填海造陸而成,回收利用,增加沿岸土地面積,並作為將來工程用地。 林口電廠興建中的灰塘防坡堤 林口電廠昔日的露天儲煤場 林口電廠昔日的露天儲煤場 林口電廠舊林一機:林口火力電廠的第一部機組,於1968 年 7 月7 日完成併聯,加入系統供電。 林口電廠舊林一機:機組以煤或重油做燃料 ,主要設備為一個鍋爐配合一組汽輪發電機,在當時是全台裝置容量最大、 效率最高之發電機組,裝置容量達 30 萬瓩,控制系統亦是裝設有電子計算 林口電廠舊林一機:1978 年起,舊林一機開始全力燃煤運轉。 林口電廠舊林一機發電機組 林口電廠舊林一機鍋爐房 林口電廠13部柴油發電機:因舊林二機工程延誤,為避免缺電緊急興建柴油發電機13部。 林口電廠13部柴油發電機:每部柴油發電機的裝置容量達6000瓩 林口電廠13部柴油發電機:13部機組分別於 1971 年 7 月 4 日至1972 年 2 月 11 日間先後完成、併聯發電。順利緩解了1971 至1972年間,水力發電枯水期缺電的燃眉之急。 林口電廠柴油發電機之排氣煙囪 林口電廠柴油發電機之消音器及煙囪 林口電廠舊林二機廠房與開關場 林口電廠舊林二機:裝置容量 35 萬瓩,1972 年 1 月 4 日併聯發電 林口電廠舊林二機:是當時全國最大之發電機組,為全燒油設計,無法用煤當作燃料。 林口電廠舊林二機外觀 林口電廠舊林二機廠房 林口電廠的舊林一及二號機,在當時即時補充了 60 年代台灣經濟 起飛,全台系統電源的電力需求。對台灣經濟起飛,功不可沒。 林口電廠的舊林一及二號機,廠房及開關場:舊林一及二機於2014年 8 月 31 日起解聯停機,並除役拆除。 林口電廠氣渦輪發電機組:為配合第六期四年經建計劃,林口電廠又裝設氣渦輪發電機組 4 部 林口電廠氣渦輪發電機組:每部裝置容量 71,200 瓩,主要燃料為柴油。 顯示 31 到 60 (共76個圖片) 總頁數: [<< 前一頁] 1 2 3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