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6日週五 :: 您是第 11385620 位訪客
2024年04月26日週五 :: 您是第 11385620 位訪客
日月同輝團隊花費7年時間,已拍攝製作完成逾200部關於台灣公共建設的微電影及逾2萬張圖片,歡迎觀賞並廣為宣傳,感謝您的光臨與支持!
廖文忠簡介 HEADING_TITLE


學歷:
• 民國33年畢業於大同工業職業學校高級部
• 民國58年畢業於中原大學機械系
• 民國69年獲頒亞洲理工學院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學位
• 民國92年獲頒台灣大學MBA班商學碩學位

經歷(部分):
• 中技社任工程師、主任工程師、工程處副主任
• 中鼎工程公司任工程處主任、新加坡分公司經理、海外專案經理、估價部副經理。
• 兼任中鼎阿拉伯公司、中鼎馬西亞公司總經理及董事
• 中鼎泰國公司執行董事
• 益鼎工程公司總經理
• 中鼎工程公司集團副總經理
• 益鼎工程公司董事長
• 中鼎工程公司經營策略委員會委員
• 中原大學93年度傑出校友
• 當選204年企經協會國家十大傑出經理獎
• 益鼎工程公司名譽董事長兼監察人
• 興利開發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新鼎系統股份有限公司監察人
• 上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 中鼎化工公司董事
• 台大EMBA基金會2005年執行長
• 擔任中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
• 大同大學95年度傑出校友
• AIT(亞洲理工學院)年度傑出校友
• 創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 國家人力創新A經理人獎
• 中鼎師鐸獎最佳貢獻獎
• 中鼎集團識識終身典範獎

自己覺得有些曲折的一生從台灣赤贫的戰後嬰兒潮世代,到台灣發展成為科技島时代的長青族,我走過懵懂的童年,悠游大漠溪畔,不愛唸書的初中,到驚覺落後同儕很多的大同高工,覺醒後更加奮力追趕的大學,這時我的學習生涯逐步回到正軌。 愛讀閒書文壇看熱鬧的收穫,是深受五年代思潮導師殷海光、徐復觀教授的現代思想啟蒙。又因高工國文老師的影響,也迷上了陳之藩、楊牧和余光中。學工程的人,自然從事的是工程的行業, 因家計關係,加上成績不頂優秀,大學畢業就開始工作賺錢。

大同高工時期校際聯歡會

AIT宿舍與各國同學聚會

大同高工同學會合照


在初次就業的尋覓過程,我做對了一生 最重要的選擇:進入中技社,從此展開中技社、中鼎四十一年,一生只待一家公司的職場生涯。後來中技社成立中鼎,在中鼎我再唸了兩個碩士學位,從工程師逐步成為專業經理人,擔任關係企業總經 理、董事長、集團副總經理。見證了台灣經濟從落后又傳統的農業社會,一甲子之間蛻成以高科技 工商業社會,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更受到全球化浪潮的衝激。這麼鉅大的社會變遷終身服務於一家沒有老板又從未虧損的上市公司,加上自己的特殊經歷,心裡常有一股衝動,要將它摘要紀錄下來,供自己未來回憶,並分享師長、先進、同事、朋友、親戚。 綜觀我的一生,可以用我曾與同仁、朋友分享的理念:學習歷練-成長周而復始 徐了二十歲以前的輕狂少年時代,基本上先是學校的學習與訓練,進了公司之後就以工作來歷練自己,在歷練的過程中不斷的成長,同时在工作中學習新知。但是,更多時候可能是累積了許多工作上的疑問,不斷的透過内外部訓練及自己的自修去尋求答案。當年我很幸運的進了中技社這家小公司,跟她一起成長,而我們的創始元老們為這家企業奠定了非常深厚的學習文化,這學習文化成為中鼎長期成長最重要的關鍵成功因素。

台大EMBA國企所同學合影

2006獲頒大同大學傑出校友獎


因為渴望深造,我全力爭取公司的帶薪進修,並成功的被選派去亞洲理工學院唸工業工程與管理碩士。這一個學程,是我從事工程八年,腦海中充塞了一對管理問題之後的選擇與充電。一年八個月的研究生生涯讓我視野大開,跨入廣闊的管理領域,更因之認識了多元的亞洲社會與同學。之後我開始跨出國內產業環境,闖蕩亞洲工程市場,尤其是東南亞。這中間有機會管理專案業務,以及督導子公司與關係企業的營運。隨著中鼎的自然成長,當年的遊牧策略成為海外長程發展的瓶頸,由此我開始感受企業集團國際化、全球化營運的難度與困境。

2004年獲頒中原大學傑出校友獎

2007年獲頒亞洲理工學院傑出校友獎

2000年我雖然已五十四歲,仍抓住機會去唸台大國企所EMBA班。亞洲理工學院畢業二十年之後重新當學生,讓我這輩子首次真正嚐到學習的快樂,因而加快學習歷練-成長循環的速度,縮短循環的時間。這樣的心境一轉眼已易十個寒暑,仍一直是我生活中最主要的快樂泉源。 我的學習不但自己樂在其中,也感染了内人巧雲,已記不得有多久了,我們習慣於一起晨運,一 週至少會在週末去台大校園,或是陽明山健行。每我聽完演講、上完課,唸完書,會試著用她可以 懂得的语言向她覆述内容,沒有唸過管理的她居然逐漸的興致盎然,甚至於如果有一段時間我沒有新題目,她就會催促我快去聽演講、上課,给她講新束西,這樣的轉述、論述,對我與同仁對話是很好的訓練,只要她能聽進去的理論,大概同仁也可以理解,這是一樁非常有趣的夫妻相處之道,而我們在近十年常樂此不疲。

 

相關影片|Videos


TOP